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12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2.5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2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以昆明地区泥炭质土为研究对象,掺入不同比例的标准硅酸盐水泥制成重塑土样并进行低温环境下单轴抗压试验,研究土样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及其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将水泥掺量函数代入指数模型中,引入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微积分算子,建立改进的冻结改良泥炭质土分数阶指数模型,变换得到不同水泥掺量的应力应变方程组及分数阶导数模型参数。再将温度函数代入指数模型,建立考虑温度和掺量共同影响的分数阶指数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模型的可靠度,分析模型与参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冻结改良泥炭质土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各水泥掺量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趋势,计算值与试验值拟合较好,模型参数较少,便于工程应用。

期刊论文 2025-03-12 DOI: 10.14140/j.cnki.hncjxb.2025.01.007

研究目的:为研究冻结泥炭质土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TSZ-2型全自动应变控制仪分别对滇池湖相沉积泥炭质土进行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低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讨论不同温度、围压、含水率和加载速率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变形模量和软化系数的影响,分析冻结泥炭质土的极限承载能力范围,并引入修正姜永东模型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与围压、含水率、加载速率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2)在试验条件内,冻结泥炭质土的变形模量随着峰值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软化系数在0~0.544之间波动,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表现为应变软化型,而随着围压的增加逐渐向应变硬化型转变;(3)冻结泥炭质土在-15℃~-5℃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可以满足实际工况对冻结壁承载能力要求;(4)基于修正姜永东模型,构建适合冻结泥炭质土的本构模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湖相沉积软弱土地区冻结法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论文 2025-03-12

以昆明地区泥炭质土为研究对象,掺入不同比例的标准硅酸盐水泥制成重塑土样并进行低温环境下单轴抗压试验,研究土样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及其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将水泥掺量函数代入指数模型中,引入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微积分算子,建立改进的冻结改良泥炭质土分数阶指数模型,变换得到不同水泥掺量的应力应变方程组及分数阶导数模型参数。再将温度函数代入指数模型,建立考虑温度和掺量共同影响的分数阶指数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模型的可靠度,分析模型与参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冻结改良泥炭质土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各水泥掺量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趋势,计算值与试验值拟合较好,模型参数较少,便于工程应用。

期刊论文 2025-03-12 DOI: 10.14140/j.cnki.hncjxb.2025.01.007

研究目的:为研究冻结泥炭质土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TSZ-2型全自动应变控制仪分别对滇池湖相沉积泥炭质土进行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低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讨论不同温度、围压、含水率和加载速率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变形模量和软化系数的影响,分析冻结泥炭质土的极限承载能力范围,并引入修正姜永东模型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与围压、含水率、加载速率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2)在试验条件内,冻结泥炭质土的变形模量随着峰值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软化系数在0~0.544之间波动,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表现为应变软化型,而随着围压的增加逐渐向应变硬化型转变;(3)冻结泥炭质土在-15℃~-5℃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可以满足实际工况对冻结壁承载能力要求;(4)基于修正姜永东模型,构建适合冻结泥炭质土的本构模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湖相沉积软弱土地区冻结法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论文 2025-03-12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29条,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