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4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海冰及其表面积雪厚度是大气和海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平衡的重要因子,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尝试利用国产海洋2B卫星(HY-2B)数据开展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遥感反演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船”走航观测的积雪厚度数据,Comiso03积雪厚度遥感反演模型相对于Markus98模型和Shen22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精度最好,时空平均偏差为-1.88 cm。基于搭载在HY-2B上的扫描微波辐射计(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SMR)所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与基于搭载在地球水环境变动监测卫星(Global Change Observation Mission1st-Water,GCOM-W1)上的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2, AMSR-2)发布的积雪厚度产品(Comiso0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间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消融期,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南极印度洋扇区和西太平洋扇区。利用HY-2B...

期刊论文 2024-05-31 DOI: 10.14188/j.2095-6045.20230010

海冰及其表面积雪厚度是大气和海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平衡的重要因子,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尝试利用国产海洋2B卫星(HY-2B)数据开展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遥感反演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船”走航观测的积雪厚度数据,Comiso03积雪厚度遥感反演模型相对于Markus98模型和Shen22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精度最好,时空平均偏差为-1.88 cm。基于搭载在HY-2B上的扫描微波辐射计(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SMR)所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与基于搭载在地球水环境变动监测卫星(Global Change Observation Mission1st-Water,GCOM-W1)上的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2, AMSR-2)发布的积雪厚度产品(Comiso0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间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消融期,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南极印度洋扇区和西太平洋扇区。利用HY-2B...

期刊论文 2024-05-31 DOI: 10.14188/j.2095-6045.20230010

海冰及其表面积雪厚度是大气和海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平衡的重要因子,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尝试利用国产海洋2B卫星(HY-2B)数据开展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遥感反演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船”走航观测的积雪厚度数据,Comiso03积雪厚度遥感反演模型相对于Markus98模型和Shen22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精度最好,时空平均偏差为-1.88 cm。基于搭载在HY-2B上的扫描微波辐射计(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SMR)所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与基于搭载在地球水环境变动监测卫星(Global Change Observation Mission1st-Water,GCOM-W1)上的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2, AMSR-2)发布的积雪厚度产品(Comiso0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间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消融期,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南极印度洋扇区和西太平洋扇区。利用HY-2B...

期刊论文 2024-05-31 DOI: 10.14188/j.2095-6045.20230010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是获取宏观尺度雪深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森林冠层不仅衰减了来自地表的微波辐射,同时自身也是一个热辐射源,因此森林冠层增加了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雪深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植被辐射传输tau-omega模型(τ-ω)提出了相邻像元(森林和非森林)的冠层微波透过率提取方法,探索冠层微波透过率模型在卫星尺度的应用。该方法假设相邻的森林和非森林像元存在相同的积雪和环境参数,通过联立相邻像元的辐射传输方程从理论上推算冠层微波透过率,进而借助森林生物量建立森林透过率的半经验估算模型。通过对比微波辐射模型模拟亮温和AMSR2卫星观测亮温,发现未经过森林辐射校正的亮温(18.7 GHz和36.5 GHz)往往存在低估现象,而经过森林辐射校正后的模拟亮温更接近于卫星观测;通过留一法(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对发展的透过率半经验模型验证,发现反演的透过率与参考值相关性高于0.7,在18.7 GHz和36.5 GHz频段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589和0.0787;通过分析高低频亮温差(Tb18.7V-Tb36.5V

期刊论文 2024-05-20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是获取宏观尺度雪深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森林冠层不仅衰减了来自地表的微波辐射,同时自身也是一个热辐射源,因此森林冠层增加了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雪深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植被辐射传输tau-omega模型(τ-ω)提出了相邻像元(森林和非森林)的冠层微波透过率提取方法,探索冠层微波透过率模型在卫星尺度的应用。该方法假设相邻的森林和非森林像元存在相同的积雪和环境参数,通过联立相邻像元的辐射传输方程从理论上推算冠层微波透过率,进而借助森林生物量建立森林透过率的半经验估算模型。通过对比微波辐射模型模拟亮温和AMSR2卫星观测亮温,发现未经过森林辐射校正的亮温(18.7 GHz和36.5 GHz)往往存在低估现象,而经过森林辐射校正后的模拟亮温更接近于卫星观测;通过留一法(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对发展的透过率半经验模型验证,发现反演的透过率与参考值相关性高于0.7,在18.7 GHz和36.5 GHz频段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589和0.0787;通过分析高低频亮温差(Tb18.7V-Tb36.5V

期刊论文 2024-05-2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54条,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