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3

基于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12-2024年7月西藏七地市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积雪厚度、风向和太阳辐射六类气象数据,统计分析西藏七地市近12年气象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季节周期性,平均温度处于±1℃范围波动,全区温度以0.12℃/5a速率上升;降水量整体以5.69mm/5a速率增加,降雨量呈现一定的规律:高山峡谷区(林芝、昌都)>卫藏区(山南、拉萨、日喀则)>牧区(那曲、阿里);全区降雪量以2.1mm/5a速率增加,各地区每年降雪量和积雪深度遵循一定的规律:林芝>那曲>昌都>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相对湿度以1.89%/5a速率增加,随经度升高形成自东南方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全区变“湿暖”趋势明显;西藏风力资源丰富但因被群山环抱的特殊地势导致风向单一;太阳辐射年际变化不明显,随纬度增加自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

期刊论文 2024-12-03

基于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12-2024年7月西藏七地市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积雪厚度、风向和太阳辐射六类气象数据,统计分析西藏七地市近12年气象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季节周期性,平均温度处于±1℃范围波动,全区温度以0.12℃/5a速率上升;降水量整体以5.69mm/5a速率增加,降雨量呈现一定的规律:高山峡谷区(林芝、昌都)>卫藏区(山南、拉萨、日喀则)>牧区(那曲、阿里);全区降雪量以2.1mm/5a速率增加,各地区每年降雪量和积雪深度遵循一定的规律:林芝>那曲>昌都>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相对湿度以1.89%/5a速率增加,随经度升高形成自东南方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全区变“湿暖”趋势明显;西藏风力资源丰富但因被群山环抱的特殊地势导致风向单一;太阳辐射年际变化不明显,随纬度增加自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

期刊论文 2024-12-03

基于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12-2024年7月西藏七地市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积雪厚度、风向和太阳辐射六类气象数据,统计分析西藏七地市近12年气象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季节周期性,平均温度处于±1℃范围波动,全区温度以0.12℃/5a速率上升;降水量整体以5.69mm/5a速率增加,降雨量呈现一定的规律:高山峡谷区(林芝、昌都)>卫藏区(山南、拉萨、日喀则)>牧区(那曲、阿里);全区降雪量以2.1mm/5a速率增加,各地区每年降雪量和积雪深度遵循一定的规律:林芝>那曲>昌都>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相对湿度以1.89%/5a速率增加,随经度升高形成自东南方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全区变“湿暖”趋势明显;西藏风力资源丰富但因被群山环抱的特殊地势导致风向单一;太阳辐射年际变化不明显,随纬度增加自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

期刊论文 2024-12-03

基于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12-2024年7月西藏七地市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积雪厚度、风向和太阳辐射六类气象数据,统计分析西藏七地市近12年气象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季节周期性,平均温度处于±1℃范围波动,全区温度以0.12℃/5a速率上升;降水量整体以5.69mm/5a速率增加,降雨量呈现一定的规律:高山峡谷区(林芝、昌都)>卫藏区(山南、拉萨、日喀则)>牧区(那曲、阿里);全区降雪量以2.1mm/5a速率增加,各地区每年降雪量和积雪深度遵循一定的规律:林芝>那曲>昌都>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相对湿度以1.89%/5a速率增加,随经度升高形成自东南方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全区变“湿暖”趋势明显;西藏风力资源丰富但因被群山环抱的特殊地势导致风向单一;太阳辐射年际变化不明显,随纬度增加自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

期刊论文 2024-12-03

为了搞清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黑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其资源前景,通过实地勘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和资料二次开发等方式,开展了物源探究、地温统计、水源追索、冻土和储集运移条件的调查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物源充足,希里可特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Ⅲ型有机质类型是主要物源,八宝山组烃源岩提供次要物源;2)地温适宜,平均温度为-5~1℃;3)地下水水源较充足,补给源主要是大气水和冰雪融水;4)冻土发育,冻土厚度为10~250 m; 5)储集运移条件良好,希里可特组、八宝山组和第四系中的砂岩层,各岩层中发育的裂缝、孔隙以及次级高角度断裂是天然气水合物储集、运移的空间和通道;6)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前景较好,在黑海盆地优选出成藏远景区1处。以上成果认识,对整个东昆仑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4-10-11 DOI: 10.19901/j.fcgyq.2024.05.08

为了搞清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黑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其资源前景,通过实地勘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和资料二次开发等方式,开展了物源探究、地温统计、水源追索、冻土和储集运移条件的调查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物源充足,希里可特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Ⅲ型有机质类型是主要物源,八宝山组烃源岩提供次要物源;2)地温适宜,平均温度为-5~1℃;3)地下水水源较充足,补给源主要是大气水和冰雪融水;4)冻土发育,冻土厚度为10~250 m; 5)储集运移条件良好,希里可特组、八宝山组和第四系中的砂岩层,各岩层中发育的裂缝、孔隙以及次级高角度断裂是天然气水合物储集、运移的空间和通道;6)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前景较好,在黑海盆地优选出成藏远景区1处。以上成果认识,对整个东昆仑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4-10-11 DOI: 10.19901/j.fcgyq.2024.05.08

为了搞清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黑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其资源前景,通过实地勘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和资料二次开发等方式,开展了物源探究、地温统计、水源追索、冻土和储集运移条件的调查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物源充足,希里可特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Ⅲ型有机质类型是主要物源,八宝山组烃源岩提供次要物源;2)地温适宜,平均温度为-5~1℃;3)地下水水源较充足,补给源主要是大气水和冰雪融水;4)冻土发育,冻土厚度为10~250 m; 5)储集运移条件良好,希里可特组、八宝山组和第四系中的砂岩层,各岩层中发育的裂缝、孔隙以及次级高角度断裂是天然气水合物储集、运移的空间和通道;6)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前景较好,在黑海盆地优选出成藏远景区1处。以上成果认识,对整个东昆仑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4-10-11 DOI: 10.19901/j.fcgyq.2024.05.08

基于青藏高原逐日积雪深度和地表太阳辐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几十年雪深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深度在1970s和1980s总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1990s中期之后开始减少,2000年后高原雪深仍然以减少为主,显著减少区域位于羌塘高原,显著增加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以及高原中东部高海拔地区。雪深由少雪期到多雪期的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60s中期至1970s初,由多雪期到少雪期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90s末期至2000s初。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雪深存在13~17 a左右的周期变化,而东部地区存在3~7 a左右的周期变化。地表太阳辐射的减少是高原1970s和1980s积雪增加的主要因素,两者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1990s中后期气温的显著增加是积雪减少的主要因素,两者呈负相关性,降水量与积雪整体呈正相关性,在温度相对较低,地表太阳辐射较低的情况下,降水量的增减对积雪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论文 2024-09-19

基于青藏高原逐日积雪深度和地表太阳辐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几十年雪深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深度在1970s和1980s总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1990s中期之后开始减少,2000年后高原雪深仍然以减少为主,显著减少区域位于羌塘高原,显著增加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以及高原中东部高海拔地区。雪深由少雪期到多雪期的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60s中期至1970s初,由多雪期到少雪期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90s末期至2000s初。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雪深存在13~17 a左右的周期变化,而东部地区存在3~7 a左右的周期变化。地表太阳辐射的减少是高原1970s和1980s积雪增加的主要因素,两者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1990s中后期气温的显著增加是积雪减少的主要因素,两者呈负相关性,降水量与积雪整体呈正相关性,在温度相对较低,地表太阳辐射较低的情况下,降水量的增减对积雪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论文 2024-09-19

基于青藏高原逐日积雪深度和地表太阳辐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几十年雪深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深度在1970s和1980s总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1990s中期之后开始减少,2000年后高原雪深仍然以减少为主,显著减少区域位于羌塘高原,显著增加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以及高原中东部高海拔地区。雪深由少雪期到多雪期的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60s中期至1970s初,由多雪期到少雪期突变时间主要处于1990s末期至2000s初。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雪深存在13~17 a左右的周期变化,而东部地区存在3~7 a左右的周期变化。地表太阳辐射的减少是高原1970s和1980s积雪增加的主要因素,两者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1990s中后期气温的显著增加是积雪减少的主要因素,两者呈负相关性,降水量与积雪整体呈正相关性,在温度相对较低,地表太阳辐射较低的情况下,降水量的增减对积雪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论文 2024-09-19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53条,6页